
鼻涕很黏是什麼原因?一次了解4個因素與改善方法
每到秋冬季節來臨,也正是感冒與流感好發的期間,你是否也有過發現鼻涕變得特別黏稠,甚至影響了日常生活的情形?其實,這背後有許多原因,並不僅僅是感冒這麼簡單。
今天海沛舒小教室將帶你深入了解鼻涕黏稠的 4 個常見原因,以及有效的改善方法,幫助你有效緩解症狀不適!
正常的鼻涕應該是清澈、無異味的狀態,並附著於鼻腔黏膜來保持濕潤,但當鼻腔受到病菌感染或是氣候與藥物影響時,都有可能導致鼻涕變得黏稠。
以下為造成鼻涕黏稠的常見 4 大原因:
當感冒初期,鼻腔會分泌大量清水狀的鼻涕來試圖驅逐病毒,但隨著病毒的繁殖,身體需要更多的抗體與白血球進行抵抗,此時結果鼻涕就會逐漸黏稠。
如果感冒後鼻涕出現黃綠色狀態,並持續超過 7 天,這可能表示細菌感染引發了急性鼻竇炎。
此時,鼻腔內的纖毛運動受到抑制,無法有效清除分泌物,導致鼻涕積聚,進一步變得黏稠。
當身體缺水時,鼻腔分泌的鼻涕會變得濃稠且黏膩,這是因為水分不足,無法維持鼻腔黏液的正常流動,導致分泌物無法順利排出。
有些藥物會減少鼻水的分泌,進而讓鼻水逐漸變得黏稠。
許多人會因為鼻涕黏稠卡在鼻腔醒不出來的狀態下,開始用力擤鼻,試圖將其排出體外,但事實上這樣的行為反而可能造成更多的反效果!
當鼻涕過於黏稠,感覺卡在鼻腔擤不出來時,建議試著用以下方式幫助改善:
藉由溫鹽水來沖洗鼻腔,可以幫助鼻腔纖毛運動正常,盡速排除髒污與滯留物,是非常實用又有助於鼻腔健康的方法。
攝取充足的水分可以避免鼻涕過於黏稠。
使用溫熱水的水蒸氣來蒸鼻子可以軟化分泌物,在蒸完鼻子以後搭配洗鼻或輕輕地一次擤一邊的鼻子,可以稍微緩解症狀。
當感冒生病時,建議就醫治療是為了能夠真正精準地對症下藥,並且避免其他副作用,因此不推薦自行到藥局購買成藥使用,若平時已有服用藥物也需請示醫師。
太冰冷的飲食與低溫的環境,都會使鼻黏膜腫脹,會導致鼻涕更難以排出體外。
當過多的鼻涕產生時,很可能出現鼻涕倒流、卡痰或輕微呼吸不順暢的狀況,而過多的鼻涕若在鼻腔內停留過久,用力吸鼻涕或用力擤鼻涕,都很有機會引起細菌感染的可能。
正確的擤鼻涕方式應先壓住一側鼻孔,一次擤一邊,並稍微張開嘴巴,以平衡中耳的壓力,再輕輕地將氣從鼻腔吐出。
倘若輕輕擤鼻涕仍無法緩解阻塞的感覺,可以試著進行洗鼻來幫助更深入的清潔,但前提是阻塞狀況不是那麼嚴重,且有經過醫師評估自身狀況是允許洗鼻者。
洗鼻的原理就是透過壓力,將調配好的溫鹽水送入鼻腔中進行沖洗,有效清除沾附在鼻腔黏膜的細菌、過敏原、灰塵與滯留物,讓原本受損遲緩的纖毛運動恢復正常,進而讓鼻子有最佳的自我修復、自清能力。
對於相對黏稠的鼻涕來說,洗鼻這個行為能夠有效地幫助稀釋和排除。
不過像是鼻部敏弱、鼻中膈異常、罹患中耳炎、耳咽管症狀的人士,通常不建議自行洗鼻,若不確定自己是否適合洗鼻行為,也建議可以事先向專業的耳鼻喉科醫生評估後再開始進行。
【hypersoo海沛舒小教室】
你的健康,是我們最在乎的事。
我們努力推廣洗鼻,希望讓更多人知道「洗鼻」是一種安全、有效的鼻腔保健方式。
《更多關於鼻腔保健、洗鼻器產品相關知識,歡迎至海沛舒小教室閱讀。》